问题 |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含哪些 |
释义 |
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含哪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包括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二、民法典中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做担保人吗 民法典规定,担保是属于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才有效,所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做担保人。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八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一百四十三条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八十八条 【担保合同】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第六百八十一条 【保证合同定义】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为债务提供担保是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实施才有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作为担保人,作为担保人的,担保行为无效。 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衡量标准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一心智健全,有两种判断标准: (一)依据自然人的意思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而设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解并能预见其后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确认和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取决于其意思能力的状况。 (二)依据自然人的意志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成年而设立的。尽管成年的自然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有所了解,也要看他是否能合理地、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一个成年人因精神或心理上的疾病而难以自制,那么,他所为的某些自损其利、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是可以被宣告无效的.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我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成年人。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含哪些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十八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