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纠纷诉讼前调解后还可以起诉吗 |
释义 | 一、医疗纠纷诉讼前调解后还可以起诉吗 1.医疗纠纷经过行政调解后,当事人仍然可以选择起诉至法院。虽然行政调解达成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但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2.当事人可以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行政调解协议提出异议,并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撤销协议或认定协议无效。 因此,即使经过行政调解,当事人仍有权选择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医疗纠纷。 二、调解后起诉的条件 当事人在行政调解后选择起诉至法院,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当事人必须认为行政调解协议存在《民法典》规定的情形,如协议内容违法、显失公平、存在欺诈等。 2.当事人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证明行政调解协议存在上述情形。 3.法院将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并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相应判决。 ![]() 三、行政调解的法律效力 1.行政调解作为一种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其法律效力主要体现在协议的达成和履行上。 2.行政调解协议虽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但其性质属于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对合同的规定来处理相关问题。 3.当事人应当履行行政调解协议,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4.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协议或追究违约责任。 5.行政调解的过程和内容必须以合法为基础,确保调解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调解后还能否起诉?看完文章后你是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如有医疗纠纷问题,不妨先尝试调解,若不满意结果,再依法起诉。法律网将为你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