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签订后能否暂停履行 |
释义 |
1、 合同签订后能否暂停履行?暂停履行合同是指在合同尚未履行或未完全履行的情况下,在双边合同中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因法律原因暂时停止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在合同法理论中,它被称为不安抗辩权。《合同法》第68条规定:“首先履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有确凿证据证明另一方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停履行: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转移财产和提取资金以避免债务;(3)丧失商业信誉;(4)公司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无确凿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69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68条的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另一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不恢复履行能力,又不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因此,如果你想暂停履行合同,你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对方有《合同法》第68条规定的情形,否则你将对由此造成的损失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合同效力 指gal受法律保护的合同的约束力,未经授权不得变更或终止合同。这种“法律效力”并不意味着合同本身就是法律,而是因为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对合同当事人的意志具有约束力,要求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要求当事人依靠国家强制力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合同对双方的一般约束力。合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根据本协议履行其义务,不得擅自更改或终止本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合同的效力体现在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的意图的法律效力上。每个合同的效力是具体的,每个合同的效力是不同的 以上是相关的答案。合同签订后可以申请暂停履行,但必须符合相应条件。一般来说,你会因为法律原因暂时停止履行合同义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在签署合同后不会继续履行合同。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的相关律师。com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