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二审程序是什么 |
释义 |
民事二审什么是听证程序 听证(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举行听证,但当事人必须相互交谈) 提前通知当事人听证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公开审理案件的公告;移交初审法院审理 [1]宣布开庭,核实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2]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3]交叉询问证据:告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作证,宣读未出庭证人的证词,出示书面证据,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4]法庭辩论:双方就争议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论和论证 [6]合议庭作出裁决 维持原判决,或变更判决,或者发回重审 [7]判决 当事人自动履行判决书确定的义务或者申请原讼法院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提交书面上诉材料申请再审 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字后生效 中国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概念,由于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一审程序与二审程序存在差异。 民事诉讼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的一审判决、裁定不服的生效后,在法定期限内提起上诉,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当事人的上诉案件。适用于上级人民法院的程序称为二审程序,由此可见,二审程序是上诉人请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审查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是否正确合法的程序,上述诉讼权利保护了上诉人的合法权益;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请求,对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的有关内容进行审查监督的诉讼程序,因此,如果读者需要法律帮助,可以在错误判断生效之前纠正错误判断。 欢迎读者参加有关luba的法律咨询。com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