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要约何时具有法律效力
释义

1、 要约何时具有法律效力(I)要约的生效时间根据要约的形式而不同。口头要约在受要约人理解要约时生效。关于书面要约的法律效力时间,有两种理论:起源和托管。前者主张,要约人向受要约人发出要约时,要约即生效,无论受要约人是否收到要约。后者声称,要约必须在生效前送达受要约人。此外,有些人主张理解主义,即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并被受要约人理解时具有法律效力。我国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均采用托管制度(2)要约的法律效力期限。根据要约的不同形式,要约的法律效力期限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要约以口头形式作出,要约中有承诺期限的,受要约人在约定期限内作出的承诺对要约人具有约束力。口头要约没有承诺期限的,只有在受要约人立即接受时,口头要约才对要约人具有约束力。如果受要约人不立即接受口头要约,要约将立即失效。要约以书面形式作出,要约中有承诺期限的,期满对要约人失去约束力。要约书没有约定承诺期限的,应当在正常情况下收到承诺所需的合理期限内对要约人具有约束力。如果要约在合理期限内不被接受,要约将失去法律效力。什么是合理的时期,我们通常需要考虑三个因素:
    

①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必要期限② 受要约人考虑是否接受承诺的必要期限<③ 从发出承诺到要约人到达的必要期限在合同实践中,这三个期限是否合理取决于每份要约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有必要考虑要约的复杂性和简单性,无论是发送要约或接受通知的方法是否快速,以及它是否受到不寻常事件的影响
    要约的法律效力也被称为要约的约束力。包括对要约人的约束力和对受要约人的约束力。对要约人的约束力。要约生效后,要约人不得撤回、撤销、限制、变更和扩大要约。法律对要约人规定的这一义务的目的是保护受要约人的利益,维护交易的安全。在某些情况下,法律还允许要约人撤回、撤销或更改要约的内容。对受要约人的约束力,理论上又称要约的实质约束力,是指受要约人在要约发生法律效力时,根据其承诺订立合同所取得的法律地位。实际上,法律赋予受要约人接受要约的权利。即使要约人在要约中规定受要约人应当通知他是否接受要约,受要约人也不受约束,除非双方事先达成协议。如果要约人未通知,则视为已暗示接受。基于上述情况,要约应具备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时间。我相信在阅读了以上介绍后,您将对要约的法律效力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法律问题,请咨询鲁巴律师。com,谁会给你专业的答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