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签订合同时必须说明哪些条款 |
释义 |
《新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将有效至2020年12月31日。届时,与《民法典》相抵触的条款将失效,并将被《民法典》生效前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所取代。 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条,合同内容由双方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1、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及住所。目标,数量和质量。价格或报酬 5。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法。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法 双方可参考类型合同的范本订立合同 合同内容由双方商定,并根据合同的具体含义而变化。合同内容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是指当事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合同内容作为法律文件,是指确定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合同条款。一般来说,它包括以下条款: 1、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目标,数量和质量。价格或报酬 5。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法。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合同范本订立合同 合同的订立是指缔约双方为相互表达意图和达成协议而订立的合同。合同的订立分为两个阶段:订立和成立。“协议”强调缔约方的行为和过程是缔约方的接触和治理过程,包括缔约方接触、谈判和最终协议之前的整个谈判过程。这一阶段受到要约邀请、要约和反要约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导致合同前义务和缔约过失责任。"立法"强调合同的结果,是指双方达成的协议,即双方已就合同条款,至少是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协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可以确定。简言之,合同成立 订立过程 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 合同是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因此,订立合同必须至少有两方参与,只有一方没有订立合同的问题。缔约双方是两方还是多方,取决于参与合同的人是否是相互独立的意志主体。一般来说,缔约方的经济目的是相反的,但在某些情况下,缔约方也可能有相同的经济目的,如果他们能够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双方之间必须存在意愿表达的互动 合同的订立是一个独立主体相互接触并表达彼此意愿直至达成协议的过程。因此,合同的订立要求双方当事人相互表达其意图,从要约、再要约到承诺 以上是相关答案。合同的签订并不意味着它将生效。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从而限制双方的行为。只要满足上述条款,合同就完成了。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您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r的相关律师。com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