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的条款是什么? |
释义 |
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几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未约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只要法律没有规定或双方没有约定的条件,双方应继续履行其在劳动合同项下的义务,直至工人退休。但只要有法律规定的情况,,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可以终止 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因为合同期限是指雇主和雇员同意完成某项工作即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相关知识: 除劳动法的规定外,《劳动合同法》增加了用人单位可以裁减人员的两种情况: (1)企业因生产变化、重大技术创新或经营模式调整等原因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 (2)其他劳动合同因订立时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而无法履行 同时,《劳动合同法》放宽了用人单位裁员的程序要求。《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应当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劳动合同法》将《劳动法》的上述规定调整为:用人单位需要裁减员工20人以上或20人以下,但占企业员工总数10%以上的,应当执行上述程序;如果下岗职工人数少于20人,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低于10%,则无需办理上述手续。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劳动合同法》生效之前,企业没有必要进行突击裁员,突击裁员不会减轻企业的负担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您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法律资料,可以在luba.com上咨询律师,寻求律师的帮助。我们的合作律师将在第一时间解答您的法律疑问,帮助您解决法律问题,有效保护您的合法权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