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计算撤销权的终止期限 |
释义 |
1、 撤销权的行使是为了撤销债务人和第三人的行为。在该行为被撤销前,该行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在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形成了财产状态和交易秩序,但撤销权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随时可能被撤销,不利于巩固债务人与第三人之间现有的财产关系,维护交易安全。债权人长期不行使撤销权,对第三人和债务人始终是一种威胁和制约。积极行使该权利,消极对待该权利不利于他人,以促使债权人及时行使撤销权,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现有的财产关系和交易安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撤销权的行使期限:“撤销权应当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权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自债务人行为之日起五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合同法第75条)这一期间的性质是排除期和非诉讼时效。如果逾期,权利将被消灭,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或延长不适用。由于撤销的原因,债权人可能知道或应该知道,或者可能不真的知道,基于某些原因具体事实。对于这两种情况,合同条例规定了两种撤销权的行使期限,即一般期限为一年,最长期限为五年。 首先,当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时,行使撤销权的期限为一年年,即债权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撤销权的,该权利消灭。 第二,债权人确实不知道撤销事由的,债权人应当对撤销事由承担责任解除从债务人行为发生之日起最长五年为撤销权的存续期间,逾期的撤销权消灭。 第三,必须有一段时间,从债务人行为发生之日起,即撤销原因发生之日起,至撤销权终止之日止债权人知道或应该知道撤销原因。如果期限超过五年,债权人知道撤销原因,没有撤销权。 2 5种可撤销合同:重大误解、明显不公平、欺诈、胁迫和利用他人危险。如何行使撤销权可撤销合同: 1.行使可撤销权的主体以及因重大误解和明显不公平而订立的合同,合同双方均有权要求变更或解除;1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或利用另一方对另一方的危险订立合同(二)撤销权的行使期限:一年。有撤销权的一方未行使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对方对解除合同无异议的,解除合同撤销权行使期间的撤销或变更补偿 上述知识是小编对“合同撤销权”相关问题的回答“.《合同法》规定,当合同中存在重大错误和明显不公平时,当事人可以行使撤销权。撤销权的消灭期限为一年,自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计算。如果读者需要法律帮助,欢迎他们访问luba.com进行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