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变更应采取何种形式 |
释义 |
合同变更应当采取何种形式 合同变更主要是当事人协议变更,法律规定的变更和人民法院依法变更除外。当事人约定变更合同本身就是合同。因此,合同变更适用合同法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规定。希望变更合同内容的一方应首先向另一方提出变更合同的要约。报价应包括他希望变更的合同条款、如何变更以及需要增加和补充的内容。收到后,另一方应进行研究。如果同意,则应以明确的方式回复另一方,这是一种承诺。不同意、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修改补充意见。这样,双方可以反复协商,直到达成一致 双方协商一致,合同变更一般应以书面形式提交参考。特别是如果原始合同是书面形式,则应采用书面形式。否则,以口头形式变更书面合同是毫无根据的,容易发生争议。如果对合同变更的约定不明确,或变更是口头作出的,且争议发生后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合同变更,则合同应视为未变更。变更内容未经双方明确约定的,视为未变更 原合同经公证验证的,变更后的合同应报原公证验证机构备案,必要时,可以对变更的事实进行公证和核实。原合同经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批准登记的,经登记的变更不生效的,合同变更后仍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登记,仍应按照原合同执行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合同 首先,合同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一方可以变更合同。有些合同是为了一方的利益而订立的;有些合同的某些条款是为了一方的利益而特别商定的。一般而言,各方可以放弃其应有的利益。因此,对于这些合同,如果一方在订立合同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不再需要合同为其带来利益,则合同可以变更 其次,双方协商一致,不会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双方的谈判过程中,意向的表达必须清晰而不含糊。否则,如果双方对合同变更的内容有不明确的约定,则推定该变更未发生 第三,由于不可抗力,本合同项下的所有义务无法履行。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可避免和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当合同因不可抗力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时,允许双方变更合同,使合同的履行成为可能。不可抗力必须达到合同无法履行的程度,才能作为变更合同的理由。如果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在债务人的努力下合同仍然能够履行,则不应将其视为合同变更的原因。在某些情况下,变更合同需要特殊程序。如果合同规定,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合同变更应办理审批和登记手续,则应以该规定为准 以上为lyba.com编制的相关信息。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如果原合同中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则合同变更是指在原合同的基础上,通过双方协商或法律规定,变更原合同关系的内容。如果您有其他问题,请在线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