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约定劳动合同的试用期 |
释义 |
如何根据劳动合同法约定劳动合同的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固定期限三年以上或者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一)《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个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为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足三个月的,不约定试用期;如果劳动合同只规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则不确定试用期,(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一岗位最低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三)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除非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劳动条件。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向工人解释约定试用期的原因和注意事项(I)根据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若干问题的意见,单独的试用合同无效,“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也就是说,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律条款,可以约定也可以不约定。如果约定了试用期,只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这是试用期存在的前提。不允许签订试用合同而不是劳动合同。以这种方式签订的“试用合同”无效。但是,“试用合同”的无效并不导致《劳动法》中对工人的保护无效(II)劳动期限应与劳动合同期限挂钩,《劳动法》第21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具体而言,劳动合同期限不足6个月(半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天;劳动合同期限为六个月至一年的,试用期不超过30天;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两年的,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0天;如果劳动合同期限超过两年,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III)如果资金担保不合法,可酌情提供担保人 雇主可采用两种形式要求新员工在试用期内提供担保,一种是收取保证金(材料),另一种是提供担保人要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第一种是中国劳动法明确禁止的;二是要求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在中国,任何法律都没有明确的许可或禁止,工人可以自愿提供。 (四)在试用期内,企业必须有理由辞职,员工可以无故离职。 劳动法规定,在试用期内,雇主必须有证据证明工人在解雇前不符合雇用条件。只要员工“通知”单位,他们就可以不提供任何理由终止劳动合同 事实上,试用期本身就是双方互相调查的一个阶段,但时间太长并不容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还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得随意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希望以上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对本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有任何疑问,可以直接致电我们的在线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