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国外对华反倾销分析及对策
释义

关键词:倾销反倾销预警机制响应机制。导言
    

倾销一词来自北欧国家的语言。根据《牛津英语词典》,其原意是推翻、倾销和放弃散装货物或其他物品。《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6条中的倾销定义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的行为。具体而言,它是指进入一国的商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在另一国市场上的价格,或者是指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以人为的不同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倾销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损害了进口国的经济或生产者利益,干扰了进口国的市场经济秩序,给进口国的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所谓反倾销,是指进口国的反倾销机构依法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进口国内产业的后果的法律行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发展和采用新兴技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产品供过于求,国内出现了经济滞胀和贸易失衡。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积极调整经济政策、外贸政策和产业结构;另一方面,积极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主要表现为在本国市场大规模推广过剩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国内,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被用来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外国产品的竞争。反倾销已成为一种常用的贸易保护主义。从反倾销的发展历程来看,它可以被视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直到20世纪8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才认识到反倾销对本国贸易发展的促进和保护作用,并相继出台了本国的反倾销法。反倾销法(Anti-倾销法)是进口国为保护本国经济和生产者利益,维护正常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而限制和调整倾销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反倾销的由来和GATT规定的反倾销目的,反倾销的初衷是建立公平竞争秩序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延续。然而,自反倾销成立以来,其运作结果却适得其反。它经常被一些国家以维护公平竞争的名义滥用,成为限制国内外产品竞争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武器。在这一波反倾销浪潮中,中国已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必将成为最大的受害国。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现状的分析,提出一些应对意见,希望与广大专家学者进行探讨。如果有不成熟的地方,请批评和纠正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4: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