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救济 |
释义 |
1。民法救济是指依照民法的规定,要求违反保密协议的一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要求侵犯商业秘密的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民法上的请求权是以合同或侵权为基础的。根据商业秘密保密合同,负有保密责任的一方违反保密合同,擅自泄露或者使用其知悉的商业秘密,称为违约。债权人可以起诉违约。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他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和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是对他人商业秘密的侵犯,权利人可以提起侵权诉讼。从民事责任的形式来看,最常见的两种方式是停止侵权和赔偿损失。确定赔偿数额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计算债权人的实际损失数额;二是在损失金额难以计算时,以侵权人在侵权期间所获得的利益作为赔偿金额。劳动法上的救济 本办法仅适用于本公司员工或原员工。员工违反商业秘密、劳动合同保密条款、保密合同、竞业禁止合同等规章制度,给企业造成损失的,企业可以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根据《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若干规定》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暂行规定》的规定,违反上述约定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企业认为其商业秘密受到侵犯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查处侵权行为,也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调解请求,要求赔偿损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进行调解,侵犯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侵犯企业商业秘密行为构成犯罪的,权利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投诉,请求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权利人可以提起民事责任的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他们曾担任硬件工程师,参与华为光网络设备的研发。他们在任时分别与华为签订保密协议,离职时还与华为签订了辞职员工承诺书。但是秦×× 离开华为时,带走一些不为公众所知的保密技术文件。华为坚决采取刑事措施。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对华为前员工窃取机密案进行一审宣判,认定三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涉及侵犯商业秘密的纠纷在科技行业并不鲜见,但像华为商业秘密案这样运用犯罪手段的却非常少见。该案作为我国知识产权领域争议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对处理类似商业秘密或商业纠纷具有积极意义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