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处理工程合同中的工期纠纷 |
释义 |
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和承包人在履行施工合同时很难避免合同纠纷。如果不善于及时处理这些纠纷,任由其积累和扩大,就会破坏工程合同各方的合作关系,严重影响工程实施,甚至导致停工。因此,每个项目合同的双方都应重视合同纠纷,及时、合理地解决任何纠纷,并善于排除影响项目实施的障碍。根据业主、监理工程师和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处理工程造价争议的实践,解决工程造价争议的途径有友好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通过仲裁解决争议:通过仲裁解决争议,双方应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仲裁委员会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不受级别管辖或区域管辖。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协议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②仲裁事项;③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应采用一个终局裁决的制度。裁决作出后,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得受理仲裁申请,也不得就同一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双方应履行裁决。一方不履行的,另一方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被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合同约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解决争议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或者虽然双方在合同专用条款中约定通过仲裁解决争议,但争议发生后双方达成协议,同意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争议的,任何一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当事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上诉的,执行第一审判决。逾期上诉的,执行第二审判决。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