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拾得人是否有权就遗失或遗忘财产的保管收取费用
释义

拾得人是否有权收取保管遗失或遗忘财产的费用?发现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时,知道的,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出领取通知书。失物招领人在向有关部门交付失物前,有关部门应当妥善保管失物,方可领取。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权利人领取遗失物,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所必需的费用。如果你捡起丢失的财产,你将面临什么样的法律后果?
    

民法通则和物权法明确规定,他人遗失的财产必须归还。保管过程中发生运输费用的,可以与货主协商赔偿。如果发现东西的人拒绝归还,那么强迫主人是一种明显的敲诈行为。业主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追究其刑事责任。
    

非法所得的财物不及时归还的,将构成侵占罪。所谓贪污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或者他人遗忘、埋藏的财物。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被罚款。可见,拒绝退货不仅是道德问题,也是违法行为。如果发现物的人拒绝归还,这是对物主经济所有权的侵犯,物主可以依法起诉。此外,如果货物不退,数额较大,车主可以到派出所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寻找遗失物的债务有哪些特点?
    

首先,遗失的财产是一种特定的财产。
    

遗失的财产只能是一种财产,不能是某种权利,如商标权和其他知识产权。而丢失的财产又不能由人来控制,如阳光等。第二,遗失物的定义体现在占有上。
    

例如,如果a丢失了移动电话,那么此时移动电话被定义为丢失的财产,因为a已经失去了对移动电话的占有,也就是说,a已经失去了对移动电话的实际控制。这是区分失物和埋藏物的核心特征。第三,占有的丧失不影响对遗失物的认定。
    

所谓意义占有,是指原所有人根据记忆的意义表达而形成的虚拟占有状态。遗嘱是否占有只是区别于遗忘财产和非遗忘财产的遗失物,而不是区别于遗失物和其他财产的特征。因为被遗忘的财产是一种遗失的财产。比如,a忘了把背包放在车上,因为忘了,a失去了占有的意义。但是,如果一个背包不小心丢了,那么一个背包在不断寻找背包的过程中仍然有着有趣的占有,但是这个背包仍然被认为是失物。第四,遗失物的再占有必须通过他人的民事行为实现。
    

例如,a丢失了一部手机。如果手机被a发现,则从手机丢失到找到手机这段时间内,手机处于失物状态。这时,a发现了,不用说,a又重新占有了手机;然而,除非a能通过自己的民事诉讼找回手机,否则如果此时被B捡到,无论B今后会做什么样的行为,无论是收入还是处罚,手机对a来说始终是一笔损失的财产。具体特点:
    

(1)双方当事人必须以一方当事人为受益人,另一方当事人为被害人。(2) 受益人的利益与受害人的损害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3) 受益人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依据。也就是说:没有法律或合同依据,或者说有法律依据,但后来失去了这个法律依据。受益人知道受益人的利益没有法律依据或者法律依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取得的不正当利益返还被害人。
    

有多少丢失的物品可以归档?
    

公安部《关于修订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规定,公安机关对所有报案的盗窃案件,不论赃物数额大小,一律受理、登记,严肃查处。其中,达到当地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的,视为刑事案件;打破门窗、偷盗民房、扒窃、使用刀具等工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的,无论盗窃财物数额大小,均视为刑事案件;如果盗窃财物数额过大,则视为刑事案件惯犯或者一人多次作案,情节严重或者后果严重,数额虽不符合规定标准的,也应当认定为刑事案件;其余按照治安案件查处,认定构成犯罪的,也应当认定为刑事案件工作中发生刑事案件的,应当及时确定为刑事案件。盗窃数额在2000元以上或者2000元以下,情节严重或者后果严重的,视为大案要案;盗窃数额在2万元以上或者2万元以下,情节特别严重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视为大案要案。对个人诈骗、抢夺公私财物的案件,参照上述立案标准办理。
    

编辑律师网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主动归还他人物品,否则就让警察来处理。保管费用需要由主人承担,这是国家合法的。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