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审计过错推定原则 |
释义 |
1、 审计过错推定原则一般过错责任原则要求“谁主张,谁证明”,即受害人必须证明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有故意或过错,才能胜诉。由于会计人员自产生之日起就以专家的身份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会计人员的审计法律责任属于专家责任的范畴。独立审计是一种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专家职业。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相比,会计人员通常处于知识优势地位。后者很难将专业服务质量与会计人员最终出具的专业结果区分开来,更难证明存在过错。而且,审计工作底稿作为证据的所有权属于会计师事务所,会计人员实行保密原则。因此,如果受害人要声称会计人员有过错,他们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无法取得审计工作底稿;二是即使取得审计工作底稿,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无法证明会计是否有过错。 如果简单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被害人提起诉讼后举证会遇到严重困难。因为会计报告不真实的事实是可以证明的,从这些事实客观上可以证明会计有过错,但要求受害人主观上证明会计有过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会计师能够证明自己的报告由于各种原因严格遵守了相关执业规则,因此可以免除责任,这显然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其次,将审计程序分为三类。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每次对会计报表进行审计时,必须执行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程序,以了解内部控制制度是如何设计和运行的,全面合理地规划审计工作。(2)符合性试验程序。获取审计证据,以确认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在合规性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很多观察法和审核法,即审核被审核单位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各种手册和文件,观察某一制度的执行情况,当然也可以询问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或重新执行某一控制程序。由于合规测试的范围与控制风险的估计水平有关,如果控制风险水平很高,注册会计师可以很少甚至忽略合规测试程序。(3)实质性试验程序。它包括对交易和余额的详细测试,以及对金融和非金融数据应用程序的分析测试。该程序的实施能够为管理层会计报表确认的公允性获取证据。在交易和余额的详细测试中,可以使用检查、监督、观察、查询、信函确认和计算等单一程序。详细测试和分析测试各有其独特的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在每一次会计报表审计中,都必须执行实质性检验程序。第三,审计方法是指为实现审计目标而采取的工作方式、程序、措施和手段。基本方法包括: 1、了解审计任务和问题。例如,如何理解审计的任务和目标,审计应该做什么。观察与审计任务和问题有关的事实。如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和项目。 3。分解审计任务和问题。如审计范围和内容的界定、业务领域的划分、审计重点的确定等。 4。确定要为每个特定问题收集的证据。例如,根据每个审计项目确定的审计目标,决定应收集哪些具体的审计证据等,选择合适的审计技术和应对措施。如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设计和测试内部控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实施取证程序和措施。例如,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观察、询问、外部调查、重新计算、重新操作、分析等具体技术方法获取审计证据。 7。评估收集的证据。例如,证据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特征,证据对审计结论是否适当、充分。作出审计结论。例如,根据预先选定的依据和标准,对单个问题进行定性判断,对整体进行评价。以上是关于这方面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你不幸遇到一些棘手的法律问题,你有委托律师的想法,我们有很多律师可以为你提供服务,我们也支持在指定区域网上选择律师,他们都有相关律师的详细信息。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