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行政立案技巧与方法
释义

行政立案的技巧和方法
    

行政立案是指法院对立案部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形式和实体要件进行审查,以确定人民法院是否受理诉讼的司法行为。审查起诉材料,应当审查以下内容:一是法律条件。包括审查被起诉的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和人民法院的管辖权,原告是否具备资格,被告是否明确,是否有具体的请求记住事实和理由。二是诉讼程序合法化。审查当事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定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当事人诉前未经行政复议又未经复议的,法院不再受理,并告知原告应当在诉前作出复议决定。三是法定起诉期限。审查当事人是否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四是审查起诉书内容是否清晰完整,形式是否规范,是否提交了相关行政决定书和相关证据,其他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要求。五是审查是否属于重复诉讼。
    

根据行政诉讼案件检察官提交的材料,人民法院立案部门应当先审查形式要件,再审查实质要件,最后进行技术处理。形式审查主要是审查原告提交的书面起诉材料的形式要求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它包括审查起诉书的形式要件和检察官的身份要件。审查起诉书的方法和技巧立案部门应首先明确法律要求起诉书具备的条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起诉书在形式上必须具备三个要件,即被告人明确、请求权明确、事实理由部分完整。因此,在实践中,立案部门应当对起诉书的以下主要内容进行审查:
    

是否有明确的被告人,被告人是否属于行政主体,是否应当增设或者变更被告人。因为立案部门只能直接联系检察官,一般不联系诉讼标的,而诉讼标的是否合格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经过法庭审理才能发现,而且立案部门的审查时间很短,只有7天,所以在实践中,立案审查是必要的部门对被告的审查标准相对较低,只要原告起诉,原告就具体明确,如果起诉主体与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关,就符合审查的初步要求。在此基础上,立案部门还应根据原告的事实和理由,对被告是否应当增加或者变更进行初步审查。如原告对行政主体出具的《土地使用证》不服提起诉讼的,立案部门应当审查原告在诉状中列出的被告是否包括加盖在《土地使用证》上的行政主体。否则,应询问原告被告是否列错或遗漏。如属上述情形,应建议原告变更或增加被告。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