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符合哪些条件 |
释义 |
一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具备哪些条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是指财政部门的行为,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需要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以购买或者调整的方式向事业单位调拨资产。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现有资产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需要;(二)难以与其他事业单位共享或者分享有关资产;(三)难以实现资产共享通过市场购买产品或服务代替资产配置,或者采用市场购买方式成本过高。
2。事业单位的特点。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职能实际上是提供公用事业产品,这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科教文卫事业单位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发展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 2。属于非公权组织: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事业大多是由政府职能派生的具体事务,但不属于公共行政权力机关,不具有公共行政权力,类似事业单位之间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不具有行政区划内其他部门或个人的行政职能,只能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社会提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服务社会。专业服务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社会职能。 3。它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组织: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组织。专业人员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基本社会职能。4资金来源本土化:我国事业单位基本由国家财政拨款,这是我国传统企业管理体制的一个基本特征。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日趋多样化,但国家财政拨款在事业单位经费中仍起主导作用。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财政补贴和非财政补贴。 5。事业单位范围:事业单位范围涉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行业和领域。其主体多元化,规模宏大。上述知识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的解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满足现有资产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难以与其他事业单位共享和分享相关资产的条件。如果你需要法律帮助,你可以去法律咨询网咨询。法律咨询网有一位专业律师为你解答。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