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临时工因工伤得到了补偿。单位该如何解散 |
释义 |
暂时性工伤已获得工伤补偿。单位该怎么辞退? 解雇工伤不构成残疾的员工与普通工人没有区别。五至六级工伤的用人单位不得辞退,七至十级工伤的用人单位无法定过错的,不得辞退。一是不构成残疾等级的受伤职工不影响劳动能力,没有医疗依赖和自理障碍,只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和带薪停工。停工留薪期间不得辞退任何人,期满后辞退的条件和待遇与普通职工相同。也就是说,依法解除合同的,劳动者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过错的,不予赔偿;没有法定过错的,按照单位工作年限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经济补偿;违法解除合同的,赔偿金为紧急报警的两倍。 二级、五至六级伤残工伤职工 认定为五至六级工伤职工,经本人提出,可以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关系。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但应当按照所在省市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贴和就业补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受伤害的劳动者严重违法违纪,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或者依照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解除合同。在其他情况下,合同不得解除或终止。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合同的,不影响依法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工伤就业补贴和医疗补贴。其中,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第(一)、(四)、(五)项规定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受伤职工的工作年限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和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非法解除或者终止合同的,受害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者双倍经济补偿。《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伤被认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下列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发放一次性伤残津贴,标准为18五级伤残月薪、六级伤残月薪;(2)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安排适当的工作。安排工作有困难的,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残疾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按职工工资的70%,六级伤残按职工工资的60%,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残疾津贴的实际数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补足差额。 根据受伤职工的提议,职工可以解除或者终止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工伤一次性医疗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残疾一次性就业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下列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照伤残等级发放一次性伤残津贴。标准为:7级伤残为13个月工资,8级伤残为11个月工资,9级伤残为9个月工资,10级伤残为7个月工资(2)如果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到期,或员工本人提出终止劳动合同或雇佣合同,工伤一次性医疗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残疾一次性就业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经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徇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严重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造成严重影响的(五)有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劳动合同无效;(六)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二)劳动者依法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四)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五)依照本法第四百一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终止定期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改善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签的除外;(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款、第五款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的,依照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违反本法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给予赔偿。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赔偿劳动者。 以上是相关答案。如果用人单位在工伤发生后要开除自己,必须考虑法律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赔偿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法律规定劳动者在工伤期间不得开除。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向律师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