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国家赔偿时效有多长?国家赔偿的新规定有什么变化 |
释义 |
刑事案件国家赔偿时效多长,国家赔偿新规有何变化?刑事国家赔偿的时效期限是多长?国家赔偿请求人的时效期间为二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之日起计算,但不包括拘留期和其他对人身自由的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的期限为二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之日起计算,但不包括拘留期和其他对人身自由的限制。赔偿请求与行政复议申请、行政诉讼一并提出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关于时效的规定。在请求权限制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原因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请求权限制中止。赔偿请求的时效期间,自中止时效事由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国家赔偿新规定》对完善赔偿程序作了哪些修改首先,完善赔偿程序有两大变化。一是修改确认程序。在刑事赔偿范围内,赔偿请求人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作出赔偿决定。逾期不作出赔偿决定或者当事人对赔偿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上一级国家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赔偿请求,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在程序上保障了赔偿请求人的救济权。其次,对补偿程序的一些操作程序进行了改进。二是国家赔偿法明确了赔偿请求人和赔偿责任机关的举证责任,原法律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在赔偿案件中,有时当双方各持一个字时,如果举证责任不明确,法院很难认定。特别是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羁押能力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证明损害与行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增加了赔偿义务机关的举证责任。三是国家赔偿法修正案对精神损害赔偿作出了明确规定。众所周知,我国在民事赔偿中建立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近日通过的《侵权责任法》对精神损害赔偿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在国家赔偿的过程中,受害人也遭受了这种精神损害。本修正案规定,赔偿责任机关对侵犯人身自由、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应当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第四,国家赔偿金支付方式进一步完善。国家赔偿法实施十多年来,在这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我国一些贫困县没有将国家补偿费用纳入预算。此外,国务院此前出台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中规定,赔偿资金由赔偿义务机关先行支付,再由国家财政支付。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推进了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细化了部门预算。实际上,国家机关已经没有这样的垫付资金,这就影响了赔偿金的支付。此次修正案规定,国家赔偿费用应当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此次还明确了支付环节。赔偿请求人可以持赔偿决定书、调解书等相应法律文书,直接向负有赔偿义务的机关申请支付赔偿。赔偿义务机关必须在7日内向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必须在15日内支付赔偿金,使赔偿金的管理和支付更加完善。我相信,通过这样一系列的修改,我们对修改过程中各方提出的有关国家赔偿实施的一些问题作出了回应,可以推动国家赔偿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您到法律咨询网进行法律咨询。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