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 |
释义 |
热门推荐: 合同违约责任 解除劳动合同 合同法违约责任 合同诈骗罪 阴阳合同 欠款合同 合同补充协议 在我们签立合同过程中,双方的权益均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在某些特定事故发生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不履行合同也不必承担原本的法律后果,这些事故就是所谓的“不可抗力”事故。那不可抗力事故的发生到底有哪些法律后果?又有哪些情况属于“不可抗力”事故呢?法律咨询网在下文中将为您进行解答。 一、不可抗力事故的发生又有哪些法律后果? 1、解除合同。当卖方执行合同的基础因不可抗力事件已不复存在时,在这种情形下,遇到事故故的一方是可以援引不可 抗力来免除执行合同义务的。如特定标的物的灭失或货源难以再获得。 2、延期履行合同。不可抗力事件只是部分的或者暂时的阻碍了合同的履行,则发生事件的一方可以部分履行合同或者延迟履行合同。 二、哪些情况属于“不可抗力”事故? 按照通说,典型的不可抗力主要有以下两类: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我国立法和学术界认同的最典型的不可抗力现象,具体包括地震、海啸、台风、洪水、泥石流等。但需注意,并非一切自然灾害都能作为不可抗力而成为免责理由,一些轻微的、并未给当事人的义务履行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不构成不可抗力。 2、社会异常事件。社会异常事件既不是自然灾害,亦非政府行为,而是社会中团体政治行为引致的事件,如战争、武斗冲突、罢工、劳动力缺乏、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对发动者或制造者而言是能预见与避免的,而对私法行为的当事人而言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 综上所述,在当事人解除或延期履行合同的同时,也需要及时履行某些义务,如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不可抗力的影响、及时通知对方等。因此,当事人还应该更深入了解一定的法律法规以能够更好、更顺利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以上就是本次法律咨询网对于不可抗力引起的法律后果的解答。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贵州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