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合同中诉讼地的规定是怎么确定的?
释义
    一、合同中诉讼地的规定是怎么确定的?
    1、《民事诉讼法》第23条对合同诉讼地的确定作了明确规定: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2、在民事诉讼中,一般适用“原告就被告”原则,即原告起诉时,应向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诉。而在合同纠纷中,则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由哪个法院来管辖,这在法律上称为“约定管辖”或者“选择管辖”。此外,因为合同纠纷可以适用“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的原则,在合同中选择适当的“合同履行地”,实际上也能够起到“选择管辖”的效果。
    3、选择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法院来管辖案件,其意义显然不仅仅是为节省费用。考虑当前不可避免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等一些因素,选择管辖,还可能对案件的最终判决及执行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涉外案件,选择由国内法院管辖还是由外国的法院管辖,其中区别就更加显而易见。
    二、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经济合同纠纷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符合上述条件的,原告(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
    三、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其他组织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综合上面所说的,合同中如果出现了纠纷就可以利用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但对于诉讼的地方那么一般就是原告就被告的原则来进行起诉,只要被告住居在什么地方就在哪里起诉,所以,在处理的时候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来,从而保障到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