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机能
释义
    一、惩罚犯罪与人权保障的统一原则
    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将刑事诉讼模式大致分为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两种。大陆法系国家推崇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强调司法机关活动的主动性,限制诉讼当事人特别是被告人的活动;英美法系国家则推崇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强调诉讼当事人活动的积极性,限制司法机关的活动。我国过去的刑事诉讼模式更多地体现出职权主义模式的特点。仔细考查,两种诉讼模式各有其优劣与利弊,难以整取其一。这要从刑事诉讼的价值观谈起。刑事诉讼的价值在于运用诉讼程序保证刑事裁判公正为基石,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就表现为人权保障与惩罚犯罪的统一,因而也是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机能与惩罚犯罪机能的统一。
    刑事诉讼的惩罚犯罪机能是以维护社会秩序为首要任务,即是通常所指的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社会,享有不同的民主自由,但这种民主自由绝不是无限度的,一旦危害他人的自由,危害国家和社会利益,必然受到社会的谴责,受到法律的制裁。刑事司法所保护的社会秩序,正是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例如,杀人、抢劫、强奸、盗窃、诈骗等一些侵犯公民人身或财产权利的行为,就要受到刑事追究和刑罚制裁。我国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从立案侦查、调查取证、鉴定及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等方面都加强了侦查手段,完善了报案、举报措施。将原适用于收容审查的几种特定对象增加了可先行拘留的规定,并适当延长了拘留期限。同时,在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诉讼环节,亦都加强了对犯罪的及时追究,准确惩治。只有积极运用刑事诉讼程序和刑罚手段,坚决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才能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社会才得安宁。所以说,惩罚犯罪的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维护人权。
    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机能是以保障公民个人权利为内容。从立法上讲,刑事立法要为公民的自由界定范围,规定行为模式和准则;从司法上讲,刑事法律是一种追究和制裁犯罪的规范。一个公民的行为危害他人或国家、社会的利益并触犯了刑律,就构成犯罪并应受到制裁,这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个人虽然是犯了罪的,在刑事诉讼中他的权利并没有完全丧失,其在法律的范围内享有符合诉讼程序的各项权利和请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机能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对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的保障。诉讼当事人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是单纯的司法客体,他因犯罪行为而与国家形成了一种刑事法律关系。在这一刑事法律关系中,国家具有惩治犯罪的权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接受法律惩治的义务,同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不受非法追究和制裁的权利。[1]我国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强调通过正确运用刑事诉讼程序确保在同犯罪作斗争时,不使无罪的人受到刑事追究;强调在进行刑事诉讼中,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行使。[2]这不仅是对我国宪法关于“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原则的具体化,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文明、民主的一大发展,它标志着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充分地体现了惩罚犯罪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的辩证统一,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缺一不可。片面强调惩罚犯罪而使无罪的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片面强调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而放纵犯罪,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在司法实践中也是有害的。[3]
    二、确立近似无罪推定的原则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制原则。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都无权行使这种权力。确定任何一个公民是否有罪,犯何种罪,必须经人民法院依法审判,才能确定。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公民,非经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判决,不能随意认定或宣告其有罪。1979年的《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免予起诉制度,即人民检察院对已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被告人,不交付法院审判而定罪免刑。按照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案件和检察机关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律规定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认为不符合法律规定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还可依据立法精神和新刑诉法第142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作出不起诉决定,但不得确定其有罪。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于被告人有违法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应当宣告无罪;对于被告人没有违法行为的,可以在判决书中说明事实、理由后,直接宣告无罪;依据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62条第(三)项之规定,对于公诉案件中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根据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在侦查阶段发现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的,正在进行侦查的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和检察机关应当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机关起诉的案件,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中发现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的,应当依据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一款的规定,作出不起诉决定。还有,应严格区别“犯罪嫌疑人”与“被告人”。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只能称“犯罪嫌疑人”,只有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后,才称“被告人”。这些规定,强化了法律对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的保护,是我国刑事立法上对人权保障的重大发展。
    三、刑事辩护与代理制度的完善
    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辩护律师的合法权利并非都能得到切实的保障。为了充分发挥辩护律师的职能作用,切实保障辩护律师依法执业,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辩护律师的权利,这是十分必要的。
    (一)赋予辩护律师一定的调查取证权和调取证据的申请权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二)扩大辩护律师提前介入和求助权范围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三)赋予辩护律师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等权利刑事诉讼法第36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和通信。鉴于法律没有限制性规定,辩护人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通信时,羁押单位也无权检查、拆阅信件,这有利于增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辩护人的信任,有利于辩护权的行使。[4]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增补了诉讼代理制度。即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同时规定,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从上可知,根据委托人的不同,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可分为三种: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自诉案件自诉人的代理;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依照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诉讼代理人都享有相应的诉讼权利。
    1.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代理权1992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公诉案件被害人委托代理人以及代理人应享有何种诉讼权利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对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未死亡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许被害人委托律师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对于公诉案件被害人死亡的,应充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也应当准许被害人的近亲属委托律师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其诉讼代理人享有以下权利:律师可以到法院查阅本案材料,了解案情;在庭审过程中,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在法庭调查时提问和回答问题,向法庭陈述被代理人意见,参加辩论,发表对案件的处理意见等。
    2.自诉案件自诉人的诉讼代理权自诉案件分两种,即自诉代理和反诉代理,这是“反诉适用自诉的规定”诉讼原则所决定的。所以,自诉人和反诉人都是刑事诉讼中的控诉人,诉讼代理人代他们进行诉讼,其实是代他们行使控诉职能。其诉讼权利依法享有附带民事诉讼;参加法庭调查和辩论;进行调解;在判决宣告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反诉;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等权利。
    3.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权附带民事诉讼代理因当事人有原告人和被告人之别,因此分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代理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代理。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殊的诉讼代理。其特点是:附带民事诉讼代理的原告人在通常情况下同时又是自诉案件的自诉人或公诉案件的被害人,代理人不仅代理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行为和诉讼权利,而且代理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讼行为和诉讼权利。不过,这里对于诉讼实体权利的处分权,诸如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和解、变更或者撤回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等,应当得到附带诉讼原告人的特别授权委托。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通常情况下就是公诉或自诉案件的被告人,代理人在接受委托时应注意区分代理权与辩护权。代理人在诉讼活动中要代为行使实体权利的处分权时,同样应得到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特别授权委托。诉讼代理制度的确立,不仅使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日趋完善,而且实践证明,律师受委托担任公诉案件被害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代理人参加刑事诉讼,对于及时、准确惩罚犯罪,保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权权益,实现我国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机能与惩罚犯罪机能,都是十分必要的,极其有益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9 11: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