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借款合同中包含的条款都有哪些 |
释义 |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借款合同采用书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那具体来说,借款合同中包含的条款都有哪些?若是出现约定不清楚的情况,又该怎么办呢?法律咨询网小编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借款合同中包含的条款都有哪些 1、借款种类及币种。 借款合同的标的除人民币外,还包括一些外币,如美元、日元、欧元等。通常情况下,借款币种与借款数额约定在一个条款里面。 2、借款用途 主要是指借款使用的范围和内容,它规定了借款的使用方向,有利于保证贷款的安全性。 (1)贷款人的检查、监督权 《合同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贷款人按照约定可以检查、监督借款的使用情况。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向贷款人定期提供有关财务会计报表等资料”。 (2)贷款用途的限制 《合同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3、借款金额 没有数量,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大小就无法确定,借款合同没有借款数额,就无法确定借贷货币的多少,也失去了计算借贷利息的依据,因此,没有借款数额条款,借款合同便不能成立。 4、借款利率 《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办理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确定”。 5、借款期限 在借款合同中,当事人订立借款期限必须具体、明确、全面,以确保借款合同的顺利履行。《合同法》第二百零九条规定:“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6、还款方式 借款人一般可以采用一次结清和分期分批偿还,如果是分期的情况,应明确具体时间以及具体金额等。 7、违约责任 主要表现为逾期利息和未按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罚息。 8、担保条款 可以在借款合同中约定担保条款,也可以另行签订担保合同。 二、借款条款约定不清怎么办 1、借款期内利率约定不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2、逾期利率约定不清 第二十九条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建立借贷关系之后,其实选择签订借条的人还是很多的,毕竟借条简单,但这样的凭证往往是不足以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因此建议还是签订比较完善的借款合同为好。至于借款合同中包含的条款都有哪些,小编已经在上文中做出了介绍,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