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证人拒绝出庭作证受处罚吗?
释义
    一、民事证人拒绝出庭作证受处罚吗?
    民事证人拒绝出庭作证受处罚,根据法律规定证人没有拒绝作证权,
    (一)对拒不出庭作证的证人采取相应的法律制裁。
    (二)对证人实行切实有效的司法保护。
    (三)对证人出庭作证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要给予补偿。
    具体补偿项目包括:误工费;交通费;外地证人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无固定工资收入人的劳动收入损失。至于具体的计算诉讼法,各地可以参照本地区一般国家工作人员的出差标准,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生活水平制定专门标准。
    (四)对公民加强法制及素质教育,提高其出庭作证的自觉性。
    不能不承认,近些年来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于先进国家相比,还是落后的。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国家的今天,普及法律知识便显得更加重要。要使公民懂得,依法出庭作证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更是公民的一项义不容辞的义务。以此提高公民出庭作证的自觉性。
    同时,要大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正气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风范,为证人提供一个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
    二、证人拒绝出庭该怎么办
    (一)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
    对证人的证言可以申请证据保全。对于证据保全的申请法院一般是用裁定支持或驳回,法院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被保全人对该裁定也有权异议,但该异议不影响裁定的执行。
    “证据规则”规定,人民法院保全证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封、扣押、拍照、录音、录像、复制、鉴定、勘验、制作笔录等方法。可见,保全证据是允许对证人证言采取制作笔录的方法的,也就是说法律上可行。且由于是法院的笔录,公信力相对较高,不用传唤证人出庭作证,较好地解决了证人拒绝出庭作证使申请人失权的问题。
    (二)申请公证证明。
    目前我国立法层次太低,主要是国务院的规定和司法部的配套规章。民事诉讼法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现实生活当中,大多数的人员对于证人这个问题还是非常的敏感的,毕竟证人必须要出庭作证,他必须要将自己亲眼所看到的一些事实告诉法官,这样才有利于法官做出一个合理的公正的判决,如果拒绝出庭的话,法院有权利采取一些强制性的制裁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