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诉法275条含不含五年? |
释义 | 如果有未成年犯罪了并且也接受处罚后就会根据刑诉法的规定出于保护的目的将他们的犯罪情况暂时封存起来,但是也有的未成年人在被判处了五年的有期徒刑之后就会担心自己的刑罚过长而不在保护范围之内。那么,刑诉法275条含不含五年? 一、刑诉法275条含不含五年? 包含五年在内。 既包括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的、被判处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如被判处4年6个月)、被判处拘役或者管制的,也包括被单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单处罚金的情形(如是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或者罚金,则依主刑的情况判断);既包括被判处实刑,也包括被判处缓刑的情形。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属于和应当封存记录的犯罪行为有牵连关系,若不予封存便可能导致犯罪记录也被公开的情形,则违法记录应当属于刑事诉讼程序中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所涉的封存范围。 新《刑事诉讼法》第275条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包括以下规范内容: (1)封存的范围: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2)封存的模式:“应当”封存。 (3)封存的后果:被封存的犯罪记录,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4)封存后的查询:对于封存的犯罪记录,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犯罪记录情况予以保密。 封存的适用主体: 在司法机关对犯罪记录作出封存后,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都应当予以遵行和配合。因此,凡是有义务遵从、配合司法机关封存决定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均为遵守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义务主体。 封存的时间: 需要强调的是,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在规定对犯罪记录封存的同时,没有规定封存的解除。这意味着,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其一旦封存后,效力具有持续性,无论出现什么事由,包括行为人再犯罪的情况,都不得解除封存。而且,如果再次犯罪仍然属于应当封存记录的犯罪行为,仍然必须予以封存。 以上就是关于刑诉法275条含不含五年的相关解答。总的来说,只要是未成年的犯罪得到应有的惩罚后确实存在悔悟的情节就可以适用刑诉法的规定将他们的曾经的犯罪保存以来以免影响他们的未来,而这样的保护并没有对他们实际的惩罚有限制的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