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法律规定公开宣判是否开庭? |
释义 | 一、法律规定公开宣判是否开庭? 第一百三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民事诉讼法第148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1款: 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行政诉讼法第80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法院审判案件公开进行的诉讼原则。开庭时间、地点对外公开,允许公众旁听和新闻记者采访。审判公开原则最早为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所提出,以反对封建司法中的秘密审判、私设法庭、专横擅断。后为 各国普遍采用。在中国,依照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下列情况不公开审判: (1)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案件,一律不公开。 (2)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14岁以上不满16岁的一律不公开;16岁以上未满18岁的,一般也不公开。 (3)离婚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上述案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公开审判是相对于秘密审判而言的。公开审判取代秘密审判是诉讼制度文明进步的表现。在封建专制社会,审判多在秘密状态下进行,审判过程不仅不公之于众,甚至在当事人之间也相互隔离。秘密审判的不合理性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受到进步思想家的猛烈批判。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公开审判制度逐渐成为现代各国的一项重要诉讼制度。 1、可以带动合议、辩护、回避等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2、有助于人民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情和正确地处理案件,提高办案质量。 3、可以密切法院同群众的关系,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感,防止发生违法乱纪现象。 4、可以充分发挥审判的教育作用。 一般来说,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或者是未成年人,案件都会进行公开审理,允许他人或者是记者进行旁听。但是无论是未公开还是公开审理的案件,其结果都需要公开、公正、透明。这是我国司法透明性明确进行规定的要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