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聋哑人犯罪该怎么进行处罚 |
释义 | 热门推荐:羁押?? 拘留?? 非法拘禁?? 拘役?? 缓刑?? 故意杀人?? 逮捕?? 取保候审申请书?? 监外执行?? 社区矫正?? 假释?? 死刑 聋哑人不同于精神病人,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有可能实施犯罪行为,而在构成了犯罪的情况下,究竟该怎么处罚聋哑人犯罪呢?另一方面,聋哑人犯罪的行为特点又包括了哪些?请跟随法律咨询网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聋哑人犯罪该怎么进行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聋哑人犯罪,应当和健全人一样依照法律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予以正视,但从人道主义的精神出发,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并不等于必须或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是根据行为人辨认、控制能力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对于那些手段残忍、情节恶劣,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的,也可以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聋哑人不属于无责任能力的人,他们没有丧失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但由于他们在生理上有缺陷,智力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毕竟比健全人要差一些,从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客观事物的了解,甚至作出错误的判断,但如果以自己的生理缺陷而无视法律,严重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同样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聋哑人犯罪的行为特点: 聋哑人违法犯罪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盗窃、抢劫、抢夺等违法犯罪; (2)因报复行凶的违法犯罪; (3)为满足生理欲望的性违法犯罪; (4)诈骗钱物的违法犯罪。 三、聋哑人的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1、作案手段简单直接、目的明确。 聋哑人违法犯罪大多与其生理缺陷有关,甚至以此作为掩护手法。他们作案的目的主要是针对财物,另有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社会道德观念的正确引导而发生的侵犯公民人身的违法犯罪行为。由于社会群体对聋哑人违法犯罪缺乏防范,大多对其抱着同情的态度,使其容易得逞。聋哑人在钱财上,一般不大可能像健全人那样侵占、受贿,他们围绕钱物往往采取最直接、粗暴的偷盗、抢劫、抢夺方式。 2、团伙犯罪已经成为一大趋势,情节恶劣。 聋哑人团伙违法犯罪作案频率高且快,作案时分工明确。一些聋哑人团伙在实施抢劫、抢夺时,手段凶残,社会危害性极大。 3、被他人引诱、教唆、操纵作案。 一些不法分子专门引诱、教唆、操纵聋哑人违法犯罪。聋哑人文化素质偏低,大多处于文盲状态。他们当中有的仅能陈述自身及家庭情况,有的则由于愚昧无知,根本不能提供自身及家庭情况。特别是聋哑青少年,由于缺乏辨知能力,法律观念淡薄,很容易受到社会不法分子的操纵、教唆,进而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从《刑法》的规定中知道,如果是聋哑人犯罪的话,在实际确定了量刑范围后,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但需要注意法律中规定的聋哑人仅仅是指又聋又哑的人。如果只是聋子或哑巴犯罪的话,则就不会适用这样的处罚情节。 聋哑人犯罪会被判刑吗? 聋哑人犯罪如何担责 聋哑人犯罪量刑规定是怎样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