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构成的主观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释义
    一、犯罪构成的主观条件是怎么规定的?
    犯罪主观要件主要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意外事件。犯罪故意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特定内容,具体表现为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根据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不同,主要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犯罪的过失,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
    二、六种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1、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识犯罪的。
    2、经特赦令赦免的。
    3、犯罪己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5、依据刑法告诉才处理的,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
    6、其它免予刑事责员的。
    三、刑事案件审理时间
    一审法院的正常审理期限(一般为2个月,至迟不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例外)
    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八条 下列案件在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的期限届满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根据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常见的审限应当在三至六个月。
    如果用专业的法律术语来解释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的话,比较抽象也比较难理解,应该说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主要就是分析犯罪嫌疑人当时的心理状态的,主观要件是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之一,对量刑也有重要的意义。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2: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