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诉讼仲裁时效该怎么区分
释义
    诉讼仲裁时效该怎么区分
    1、法律根据不同。诉讼时效的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依据是《劳动法》。
    2、适用范围和对象不一致。诉讼时效广泛适用于民事法律关系,超过时效则丧失胜诉权,但权利并
    不消灭;劳动争议仲裁时效适应于劳动法律关系,超过时效则不再受理。
    3、性质和期限不同。诉讼时效是民事审判活动适用的期间,有普通诉讼时效2年、特殊诉讼时效1年、最长20年规定;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裁决的法定期间,是带有劳动行政性质的期间,依《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2条为6个月,依《劳动法》第82条为60日,比诉讼时效短。
    4、二者的中止、中断情况不同。诉讼时效的中止存在于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原因是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原因消失后继续计算,可以多次中止;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中止只能在60日内,原因有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以及在此期间申请调解而中止。
    诉讼时效还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可以多次中断,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却没有明文规定,依司法解释,仲裁期间因劳动者请求救济、单位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在区分诉讼仲裁时效的当下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建议你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来处理它,让律师结合你的实际情况为你好好分析下。对于诉讼仲裁时效应该要怎么样去区分或是应对这方面的问题,可以来法律咨询网找律师进行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9: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