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家庭暴力如何认定 |
释义 | 一、家庭暴力如何认定 家庭暴力的认定涉及到多个方面。 1.主体必须为家庭中的成员,这包括基于婚姻和血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 2.审判实践中通常将前夫及未婚同居中的一方排除在家庭成员之外。 3.家庭暴力主要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等。 4.在受害群体中,妇女和儿童是主要的受害者,但也有一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二、故意行为的认定标准 1.在主观方面,家庭暴力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采取的暴力手段会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具有直接故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或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 3.与此相反,过失行为即使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结果也不应认定为家庭暴力。 ![]() 三、家庭暴力客体保护 1.家庭暴力的客体是受婚姻法保护的婚姻家庭关系,这包括家庭成员的生命权、自由权、身体健康权、心理健康权等。 2.在实践中,家庭暴力的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家庭成员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如妇女、儿童和老人。其中,妇女是最主要的受害者,尤其是在妻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在客观方面,家庭暴力必须造成身体、精神等方面的一定伤害后果。 4.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刑法》的规定,当伤害结果为轻微伤时可以进行治安处罚。 以上是对家庭暴力认定的一些基本内容的介绍。如果对家庭暴力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咨询法律网等法律平台以获取更多信息。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