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开房信息遭泄露 我们的信息还安全吗
释义
    最近,如家开房记录遭泄露让一部分人人心惶惶。由于wifi服务器等原因,第三方能够通过漏洞获取如家、汉庭等连锁酒店的开房信息,身份证号、开房日期等都能查到。这一消息既让人担心信息安全,又让人觉得有婚外情的人士看到这一条应该收敛一些了。
    
    如家、汉庭等酒店开房记录遭泄漏。包括如家、汉庭等在内的多家酒店集团全部或者部分使用了浙江慧达驿站网络有限公司开发的酒店WiFi管理、认证管理系统,而慧达驿站在其服务器上实时存储了这些酒店客户的记录,包括客户名(两个人的话都会显示)、身份证号、开房日期、房间号等大量敏感、隐私信息。结果因为某种原因,这些信息是可以被黑客拿到的。
    事实上,在10月8日,厂商已经对漏洞事件做出说明,承认住客验证登入酒店无线网络的信息同步技术存在安全隐患。浙江慧达表示已在第一时间完成系统升级,漏洞已修补。
    我们的信息还安全吗?
    我们且不管这次的开房信息泄露事件是谁的责任,谁该为此负责,供应商和酒店是否构成犯罪,我们更关心的问题是:我们的信息还安全吗?
    在享受高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网民也深受个人信息泄露之苦。据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的一项调研显示:97.4%的受访者表示曾收到垃圾短信或骚扰电话,六成受访者认为个人信息环境不太安全。
    
    个人信息的泄露所带来得已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在一些地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与绑架、敲诈勒索、暴力追债等黑恶犯罪合流。
    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的手机上接到过垃圾信息,你家里的电话接到过这样的推销电话,能够准确的指出你的名字,你明明只向一家地产公司透露过你个人的信息,但是到后来几乎所有的地产公司都在向你进行推荐,到底是谁这么神通广大,把我们的信息都透露了出去?
    从无休止的垃圾短信到电信诈骗再到绑架等暴力犯罪,公民的个人信息被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到底是谁在出卖我们的个人信息?公安部的专案打击为我们揭开了整个犯罪内幕。从政府部门、电信运营商等信息掌握者,到数据平台和中间商等非法中介,再到非法调查公司,本该属于我们的信息,成为某些人牟利的工具,同时也将一个个潜在危害带到我们身边。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亟待提速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迫切需要制定一部专门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凡因业务特点而拥有客户个人信息的企业,都应依法设立独立的信息保护系统和信息披露审核机制。对国家公职人员涉嫌非法披露或出卖个人信息的,应加大刑事惩罚力度,以保护国家机构的公信力。除了立法提速之外,公安系统也应成立专门专业的侵害个人信息犯罪打击部门,接受公民报案诉请,深挖犯罪线索,从而实现相关犯罪打击的日常化。
    网络用户数据保护标准将制定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日前公布的《互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表示,将修改《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域名、IP地址等互联网资源管理规定,以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立法,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为。
    公众信息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专家认为,互联网企业要强化自律,加强技术和管理,普通大众也要提高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防范网络行为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常务副主任黄子河说,公众可根据个人意愿来提供信息,发现个人信息泄漏,要积极向信息管理者提出投诉。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
    要维护个人信息自主权
    无论加强监管,还是进行立法,个人信息的自主权都是基础。要维护个人权益,就需要还权于人,加强对这一基本权利的保障。比如,会员卡到期不再续办,我们是否有权要求删除之前提供的个人信息?再比如,收到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没有发生现实侵害,是否也可以申请法律保护?这些现实情境背后,是个人信息的保密权、知情权、支配权、删除权,更是个人信息自主权的大问题。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2: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