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产假期间被降薪离职怎么赔偿 |
释义 | 一、产假期间被降薪离职怎么赔偿 1.在产假期间被降薪并离职的情况下,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按照两倍经济补偿金的标准进行赔偿。 2.如果单位未按照原工资标准支付产假期间的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差额部分的工资以及相应的赔偿。 3.如果单位在产假期间违法辞退女职工,劳动者还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 二、保胎和产前休假待遇 1.在保胎和产前休假期间,女职工的工资待遇按照病假待遇发放。 2.保胎假需要由医生开具证明,证明女职工需要休息保胎。产前假则是指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经本人申请、单位批准,可以请产前假两个半月。 3.在此期间,工资按照女职工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放。 4.需要注意的是,各省份的计划生育条例可能有所不同,具体产前假的天数和待遇标准需要参考当地的相关规定。 ![]() 三、产假及哺乳假工资 1.女职工在产假期间,有权领取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补贴给企业,用来发放产假期间工资的。 2.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与公司在社保处的申报工资基数有关,因此实际中的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并不相等。按照规定,女职工可以选择领取产假工资或生育津贴中的较高者。 3.如果产假工资高于生育津贴,则按产假工资发放;如果产假工资低于生育津贴,则先按产假工资发放,再将差额部分补给女职工。 4.女职工在生育后还可以申请哺乳假六个半月,工资按照以往每月实发工资标准的八成发放,再延长期间按七成发放。 5.需要注意的是,各省份的计划生育条例可能有所不同,具体产假的天数和待遇标准需要参考当地的相关规定。同时,用人单位在产假期间不得辞退女职工,否则需要支付经济赔偿金。 6.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产假工资或生育津贴,女职工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生育权益是每位女性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了解这些权益保障,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你还有疑问,欢迎在法律网上发起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