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肇事逃逸致人轻伤的法律后果
释义
    有些司机发生交通事故,为了不想承担责任,弃车而逃或者是开车扬长而去,这种行为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构成犯罪的,需要承担刑事法律责任。那么,肇事逃逸致人轻伤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呢?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理呢?现由法律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肇事逃逸致人轻伤的法律后果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伤者没有死亡,机动车驾驶员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将撞伤者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伤者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废的,则构成了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按《刑法》规定,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
    此外,法律还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指使肇事司机逃逸,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上述人员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二、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发生事故后,要经交警部门调查,再确定是否属于肇事逃逸。
    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会终身吊销驾驶执照,司机还会根据:《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不过根据我近几年处理的交通肇事逃逸罪来看,真正按刑法规定判刑的很少,往往都是加大罚款力度,给受害者家属较高的经济赔偿,从而从轻量刑甚至免于有期徒刑。
    三、交通肇事逃逸的性质
    1、“罪后表现说”,认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伤的被害人后来又死亡,这二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为的继续,死亡是重伤后在特殊情况下的必然结果,行为人对被害人可能进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这一心态没有与进一步的行为相联系,也就没有独立意义,或者说,逃逸的实质是行为人在趋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结果进一步加重的条件;
    2、“独立行为说”,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独立的犯罪行为,因此应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按吸收犯处理;
    3、“分别情况说”,认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如果是在过失支配下进行的,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进行的,就是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轻伤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如果肇事者的逃逸行为没有导致交通事故责任的无法认定,则不用肇事者承担全部的事故责任。肇事逃逸致人轻伤的法律后果,法律网小编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拓展阅读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后自首怎么处罚
  • 开车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赔偿流程
  • 肇事逃逸致人重伤没钱赔怎么办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9: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