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取保候审非“拒绝批捕” |
释义 | 在我国取保候审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员强奸幼女为何被取保候审呢?请看下文为您详细介绍: 基本案情: 不满14岁的女儿小华(化名)多次和42岁男子王某开房,并发生性关系,王某因涉嫌强奸被警方刑拘,但迟迟没有进展。一再询问才得知,王某已被取保候审。11月9日一早,小华家属代理律师将意见书递交大兴警方,要求警方向检方提请逮捕王某。北京知名律师介绍,“取保候审”的时限是一年,在取保候审期间,警方应继续侦查,王某是否再次被收押,更大程序上取决于公安机关对“明知”证据的补充强化情况。 受害幼女家属代理律师:司法解释放大证明标准 本案的代理律师、北京市双利律师事务所刘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小华家属的委托,他已将意见书递交大兴警方,要求警方继续补充侦查,并向检方提请逮捕嫌疑人。刘律师表示,在本案中,小华身着校服、嫌疑人冒充家长发短信给老师、从校门口接走孩子、孩子回答“属兔”等细节,均能清晰表明小华的未成年人身份。而疑点还在于,北京市规定入住酒店时,所有入住者都应登记身份信息。而开房时,嫌疑人是否向酒店出示了孩子的身份证或身份证号,如果没有,是在逃避或有意隐瞒什么?"我建议,警方对嫌疑人增加测谎等侦查手段!" 刘律师认为,是否知晓小华的未成年人身份,在以前或许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标准。但10月23日四部门发布的《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放大和明确了性侵幼女的证明标准。即便嫌疑人对小华是否是未成年人心存疑虑,也应当认定为“明知”。 律师认为,下一步警方应根据小华的体态和生活规律等,从正常人的生活经验做判断实验,并将充分证据提交检察院,再次提请对嫌疑人实施逮捕。“如果本案在司法程序中能够凭借新出台的意见审判,那么或许将是新司法解释处理的第一案。” 知名刑辩律师详解“强奸幼女罪” “法律规定行为人明知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应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对于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可见,行为人对于性关系对象未满14周岁是否‘明知’是罪与非罪的关键。” 知名刑辩律师许昔龙向记者表示。 许律师说,以往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到案后一般都会以“不明知”性关系对象未满14周岁作为辩解,但报案人却一口认定对方是“明知”自己未满岁 14周岁的,由于发生性关系时处于一对一的隐蔽场所,尽管双方对关键问题互有扯皮,司法机关往往会结合其他因素将案件定性为强奸。从该案的报道来看,2012年12月王某到案,承认多次发生性关系,但称小华说自己16岁,且自愿发生性关系,其不知小华真实年龄。小华接受询问时称,第一次发生性关系时没有反抗,只是紧张和好奇,且未说真实年龄。从双方的供证来看,自愿发生性关系是确定的,只是对于小华是否未满14周岁,没有明确,这也正是检方没有批捕的理由。 日前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对于如何界定“明知”的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对于与不满12周岁的被害人实施奸淫等侵害行为的,一律认为是“明知”对方为幼女;对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被害人,从其身体发育状况、言谈举止、衣着特征、生活作息规律等观察可能是幼女,而实施奸淫等性侵害行为的,应当认定行为人“明知”对方是幼女。也就是说,行为人综合相关信息后,在对被害人年龄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未满14周岁的主观判断下与其发生性关系的,即认定为强奸。最新的司法解释为认定“明知”提供了可具操作性的方法,有利于解决供证双方对“明知”问题的扯皮。 按我国法律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为一年,取保候审期间,公安机关不应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取保候审期间或期满,王某是否再次被收押,更大程序上取决于公安机关对“明知”证据的补强情况。 取保候审的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取保候审的适用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一、刑罚条件。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二、变通条件: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的,或者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证据和程序条件。 1、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2、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3、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的; 四、可能出境条件: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 五、不得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的限制条件【公安机关规定】: 1、累犯; 2、犯罪集团的主犯; 3、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 4、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 5、暴力犯罪; 5、其他严重犯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