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停工留薪期限和待遇是什么 |
释义 | 职工受伤后,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实行停工留薪期,用人单位继续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而停工留薪期一般是多长时间,在停工留薪期的待遇有哪些,如何确定停工留薪期等问题,以下为您详细解答。 一、停工留薪期限一般是多久? (1)《工伤保险条例》没有明确规定停工留薪期限的长短,通常认为应结合工伤职工的伤情以及医院出具的意见来确定,一般不会超过12个月。 (2)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二、停工留薪期内的待遇具体是什么? (1)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5)一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待遇。 三、受伤到评定伤残等级时间相隔特别长的,如何认定停工留薪期限? (1)《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第二款规定,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即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其原工资福利待遇应当从发生工伤之日起到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止。 (2)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有约定停工留薪期限的,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约定。 (4)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按因工死亡处理享受全部的工亡待遇。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