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对重大立功的认定 |
释义 |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重大立功的认定以及表现的相关知识的汇总。 《刑法》第六十八条只规定了对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该如何处罚,但没有规定什么是重大立功。《解释》第七条也列举规定了属于重大立功表现的五种情形,前四种情形相对明确、具体,但第五种情形即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表现的,不够明确具体。有学者认为对这一情形的把握,各级司法机关要宽严得当,否则,就会影响司法公正。如何做到宽严得当?有学者认为,既然《刑法》对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作了“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规定,与具有一般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如何处罚的规定作了较大的区别,那么对这一情形的认定的条件上要从严把握。 在司法实践中,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形,即犯罪分子到案后,协助司法机关抓捕了多名都不属于重大犯罪嫌疑人的同案犯,对于此种情形,司法解释没有规定属于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有学者认为,可以比照“对国家和社会有重大贡献”的标准,参照2000年11月2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重伤三人与死亡一人同等对待的精神,以经协助后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的人数限定在三人以上为标准。以此类推,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一般犯罪行为,都不构成重大案件)三人(次)以上的(共同犯罪除外)等行为也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 关于重大立功表现中“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的标准,《解释》已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等情形。”对于某一个案件是否属于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一般不难作出判断。但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难以判断的问题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属于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且在判断时,有的被告人已被判处了刑罚。有学者认为,对于是否属于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人的判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是根据被揭发、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而所作出的一种判断和推定,不是对被揭发者、被抓获者的实际判处结果。因为在司法实践中,有的被揭发者、被抓获者因其本身具有立功表现、系未成年人等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有关司法机关最终没有对其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因此,不能以对被揭发、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实际判处结果来判定犯罪分子(揭发者、提供重要线索者、协助者)的行为是否属于有重大立功表现。否则,就背离了《刑法》和《解释》关于立功的规定的精神。 综上,有学者认为有关自首和立功的认定,需要严格遵循《刑法》及《解释》的精神,否则,就会出现对犯罪分子不依法适用刑罚的情况,就会影响司法公正。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