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我国的基本价格制度和定价形式
释义   一、我国的基本价格制度
    《价格法》明确规定我国的基本价格制度是:“实行并逐步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市场形成价格是社会主义市场价格体制的核心,它要求价格回到交换中去,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要通过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者之间的竞争来确定。在市场竞争中,形式上享有定价权的经营者实际上受着价格的支配,任何单个的经营者都不能独立地主观地决定市场价格,只能接受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并参照这一价格来不断调整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进而引起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不同商品之间的合理流动。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是一个内在的使价格趋向合理的自动调节机制,正是这种高度灵活、自动调节的价格形成机制,能够及时对商品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真实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把有限的人、财、物等经济资源不断地以优化的配置流向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促进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相适应,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按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的目的。但市场形成价格是有局限性的,有时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为此,国家必须对价格进行宏观调控,调控的重点是控制价格总水平,并主要通过调节供求总量去实现。对微观的具体价格,除极少数直接管理外,绝大部分不再由国家直接干预,主要是通过平衡宏观总量,调节商品供求,培育和发展市场,限制垄断,促进竞争,规范和指导企业价格行为来影响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二、我国的定价形式
    价格形式又称价格管理形式。是指在价格形成过程中市场机制和行政机制的不同地位和作用的类型。
    影响价格形式的因素主要包括成本、供求关系、国家经济政策等。
    (1) 成本。商品价格由生产商品中耗费的生产资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即利润(含税金)三个部分构成。
    成本构成商品价格的主体。从目前商品价格构成的一般情况来看,工业品成本约占价格构成的70%-80%,农产品成本品种间差异较大,约占价格构成的50%-90%,都在价格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成本的变化是影响商 品价格变化的最重要原因。
    (2) 供求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供给方与商品的需求方以市场为纽带,以价格为中介,形成供求关系。商品供求的变化与商品价格的变化互为因果,并以相反方向循环往复。
       三、国家经经济政策
    国家经济政策对价格形成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
    国家经济政策对价格形成的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国家某些经济政策的执行会引起商品成本及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变动,从而引发价格的变动。如提高职工工资、实行加速折旧政策会引起即期单位商品成本上升而产生价格上涨的压力,实行税收优惠降低商品成本则可能引起商品价格的下降。
    国家经济政策对价格形成的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国家对商品价格的直接管理即直接定价来实现的,如普遍服务政策、价格补贴政策、农产品收购保护价政策等,这些方针和政策直接关系某些商品价格的形成与确定。
    可以看到,对于网友们的我国的基本价格制度和定价形式的问题,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出了上述的结论,所以网友们对于我国价格制度一定也了解了,知道价格制定之中的要素,如果网友们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向法律网小编和律师咨询。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