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释义
    刑法第234规定了故意伤害罪基本含义,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从这个法律条文及相关司法解释,结合刑法的法理来看,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呢?法律网小编,将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整理如下。
    一、现阶段我国刑法采用的是“二阶层体系”,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也应当从此体系着手
    1、客观层次:客观要件——客观阻却事由
    主观层次:主观要件——主观阻却事由
    
    2、客观(违法)层次:客观要件(行为主体、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客观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等)
    主观(责任)层次:主观要件(犯罪故意、犯罪过失、无罪过事件、事实认识错误)——主观阻却事由(责任年龄、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期待可能性)
    严格讲,因果关系不是犯罪客观要件,因果关系只是解决某个结果能否归责于某个行为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 题后,因果关系便完成使命,失去存在价值。因此,因果关系只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桥梁,而非实体要件。
    二、故意伤害罪的客观(违法)层次
    在故意伤害罪的客观层次里:
    第一、要有一个人来实施故意伤害的犯罪,这就是行为主体(也称为犯罪主体)从外部来看,行为主体属于客观要件,至于行为主体大脑里的主观因素(故意、过失), 则是主观要件。
    第二、行为主体实施了一个故意伤害的危害行为。
    第三、故意伤害的危害行为一般要有行为对象。
    第四、故意伤害的危害行为产生了危害结果。
    第五,故意伤害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
    这样,行为主体—危害行为—行为对象一危害结果,客观要件就具备了。因果关系是判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桥梁,不是独立要件。由此便可以得出结论:这个行为具有故意伤害罪中的法益侵害性。
    三、故意伤害罪的主观(责任)层次
    行为人如果具有故意伤害的犯罪故意或过失,就表明其具有主观罪过性、非难可能性。但这时的结论还只是暂时的结论,因为如果存在一些阻却事由的话,便又可以排除非难可能性。这些阻却事由主要有责任年龄、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期待可能性等。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第一步就是违法性要素判断,只是单纯的判断是否有对某种法益的侵犯的客观事实;再需看是否有违法阻却事由。第二步就是关于故意伤害罪的主观阶层的判断。只有明白掌握故意伤害罪的二阶层体系,通过这些检定,才能说具有可归责性。
    
    
    拓展阅读
    
  •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 哪些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 故意伤害罪具备的条件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