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法法定节假日规定
释义
    一、劳动法法定节假日规定
    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为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以及其他节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一般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
    
    二、法定节假日规定的类型有哪些
    第一类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四)劳动节,放假1天 (五)端午节,放假1天 (六)中秋节,放假1天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地方性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其他特定群体的节日限于特定群体或局部地区。
    第二类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三类
    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三、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
    (一)全体公民放假的法定节假日:
    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2、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3、清明节,放假1天(阳历清明当日);
    4、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6、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7、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二)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1、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2、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3、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4、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三)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劳动法法定节假日规定的相关知识,劳动法规定法定节假日为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以及其他节日。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1]《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6 14: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