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几点考虑 |
释义 | 目前,中国65岁以上人口逾 1亿人,占总人口数的 7.7%;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5%,2050年将上升到28%以上。中国已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成了很多人所关心的问题。养老保障有哪些?商业养老险与社会养老保险相比有什么不同,又该如何选择? 社会养老保险金是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 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据了解,目前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正在“空账”运行,在职职工现在缴纳的个人账户资金被支付给已退休无积累的“老人”,等于在为历史还债;个人账户空账正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增加,目前已超过8000亿元,养老金缺口更达2.5万亿元。 从2006年1月1日起,社会养老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纳的22.5%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不再进入个人账户。这项政策意味着,年轻人和高收入人群受到的影响最大。 1、社保养老金不够用 最新调研结果显示:约30%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养老问题表示忧虑;相比其他群体,低学历、低收入、40岁至49岁的城市中年人群对自己的养老问题更加忧虑。 由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紧张、家庭负担重,都市人的压力越来越重,要是退休了怎么办,怎样才能老而无忧? 众所周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三大支柱,分别是社会保险、企业年金与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时下不少人有这样的误解:我每月都上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将来退休就不愁了。事实上,若以这部分作为退休后的生活费,只能维持中等偏下的生活水准。 案例: 以今年25岁的小王为例,现在开始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60岁退休,社保年度35年。假设他月均缴费工资为3000元,退休后社会年度平均工资4000元,则其领取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金额度为:基础养老金800元(4000×20%)+个人账户养老金840元[个人账户储存额(3000元×8%×12个月×35年)/120]=1640元。 35年后,小王仅靠每月1640元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很难解决养老问题。如果要想保证较高质量的退休生活,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及时规划养老保险。 2、商业养老险必不可少 如果想在退休后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只靠社会保险并不够,还需要商业养老保险的支持。 一个人在其一生之中,从20岁到60岁只有大约40年的时间有收入,因此他必须考虑如何将这些收入连续地分配到没有收入的时间中去。商业性养老保险兼具寿险保障和养老规划的双重功能,从理财的角度分析,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必不可少。 首先,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基本解决了工作等基本问题,工作和生活已步入正轨,养老将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也是人生中最后面对的现实,需提前规划。其次,30至45岁的人群已为人父母,由于现代家庭多是独生子女,未来家庭会多呈现“四.二.一”或“四.二.二”的家庭结构,靠子女赡养是不现实的,他们也不希望看到子女为了赡养自己而背负沉重的包袱。此时,养老作为人生规划最末端的问题开始凸现,自主养老将会是最适宜的解决方案。养老年金保险就是要为老人提供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养、老有所靠、自主养老”的保险产品,对于目前处于这一年龄段的人来说,只有提早做规划,才能享受高水平的晚年生活。 3、养老首选分红型 在西方发达国家,老百姓保险意识都比较强,普通民众每人至少拥有一张养老保险保单,但在国内养老观念仍然比较传统。 目前,收入稳定的群体,单位都会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而且部分有实力的企业还会团购商业养老保险。在中国,现行养老金(包括社会养老保险)仅覆盖了全部劳动力的四分之一,商业养老保险的市场比重很低 如今,随着保险业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关注自己的养老规划。数据显示,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保费规模呈不断攀升的趋势。 鉴于目前我国寿险公司推出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类型很多,有纯养老型的、分红保障型的、有保底收益率的投资万能型、无保底收益率的投资连结型的,其中,个别产品带祝寿金、间隔返还等,使得消费者一时间难以选择。 事实上,投资养老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安全,其次是保值,避免通货膨胀 ,再次才是增值收益。 2005年之前的商业养老保险基本上是纯养老型的,是固定利率的养老保险产品,主要是受到了保监会规定的年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限制。 近年来,寿险公司对养老保险产品作了修改,加入了分红险、万能险、投资连结保险等投资功能。 由于养老险是长期的储蓄险种,因此,在目前的低利率时代,投保人还是应该选择有分红功能的产品比较合适。因为它能将固定利率转变为浮动利率,而其实际分红和结算利率也将视寿险公司的经营水平而定,不受保监会规定的年预定利率不超过2.5%的限制。 另外,目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经济周期,市场的升息预期非常强烈。分红型养老险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随着利率的上升,客户有可能通过投保来抵御通货膨胀,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