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关于担保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
释义 |
一、关于担保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担保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 二、担保无效的几种情形 1、担保的主体不合格。按照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有些部门和机构不能进行担保,就是说没有担保资格。国家法规规定,学校、医院等社会福利机构不能进行担保。因为这些部门和机构从事的是社会的教育和福利工作,其财产为国家所有,与此同时,这些部门的工作又具有不可中断性。不可能因为其进行担保而将其财产执行而造成学校停学,医院停诊。 2、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内部机构或内部职能部门担保无效。最高院1994年4月15日发出的《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以下简称《保证规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法人同意,为他人提供担保的,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三、担保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1、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2、主合同无效而导致担保合同无效,担保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3、担保人因无效担保合同向债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追偿,或者在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内,要求有过错的反担保人承担赔偿责任。 4、担保人可以根据承担赔偿责任的事实对债务人或者反担保人另行提起诉讼。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关于担保的法律规定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为了避免纠纷和矛盾,对于担保我国法律有着明确的规定,作为担保人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所以在提供担保之前需要对债务人的承担能力等进行一定的评估之后再进行,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法律网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4]《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