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迟延履行利息计算怎么算 |
释义 | 在我国法律当中,迟延履行一般是指债务人的给付迟延,是指债务人在履行期限到来时,能够履行而没有按期履行债务。迟延履行金钱债务是需要支付一定利息的,接下来由法律网的小编为您介绍该怎么计算迟延履行的利息。 一、迟延履行利息计算怎么算?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 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时,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 执行款不足以偿付全部债务的,应当根据并还原则按比例清偿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与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但当事人在执行和解中对清偿顺序另有约定的除外。 综上所述可知: 执行款=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清偿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清偿的法律文书确定的金钱债务×同期贷款基准利率×2×迟延履行期间。 ![]() 二、迟延履行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1)债权人可诉请强制执行; (2)债务人赔偿因迟延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 (3)在给付迟延后,如遇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标的物毁损,债务人须承担履行不能的责任,不得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免责。但如债务人能证明纵然没有给付迟延,损失仍将发生的,则可免责;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其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或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赔偿损失。 以上便是法律网的小编为您介绍的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法律责任。除了给付迟延,迟延履行还包括受领迟延,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的履行应当受领而不为受领的行为,这种情况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