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劳动争议调解程序是什么?
释义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咨询:什么是劳动争议调解程序?
    法律网律师解答:调解委员会受理当事人调解申请后,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调解:
    1.及时指派调解员对争议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并做好调查笔录;
    2. 由调解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有争议双方当事人参加的调解会议,简单的争议,可由调解委员会指定1-2名调解员进行调解;
    3.调解委员会充分听取争议双方当事人陈述,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依法公正调解;
    4.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不成的,也应做好记录,并在调解意见书上说明情况。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
    相关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第五条
    未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营业期限届满仍继续经营的用人单位,以挂靠等方式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经营的,应当将用人单位和营业执照出借方列为当事人。
    第六条
    当事人不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查认为仲裁裁决遗漏了必须共同参加仲裁的当事人的,应当依法追加遗漏的人为诉讼当事人。
    被追加的当事人应当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一并处理。
    第七条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
    编辑推荐: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采取的行为有哪些?
    国家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政策是什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22: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