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权处分与无权代理区别 |
释义 | 一、无权处分与无权代理区别 (一)概念的区分 无权代理是指在没有代理权的情况下以他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的现象。而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没有处分权,却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对他人财产的法律上的处分行为。 (二)构成要件的区别 无权代理的构成要件主要有: 1.行为人所为行为具备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 2.行为人实施以他人名义所为意思表示时,没有代理权。 3.行为人与第三人所为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无权处分的构成要件主要有: 1.无权处分行为首先是财产处分权的欠缺。 2.处分权人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了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 3.无权处分行为必须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三)法律效力的区别 无权代理的法律效力有三个方面,包括:追认权和拒绝权、视为本人同意以及催告权和撤销权。 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为民事行为;本人已经知道无权代理人以自己名义为民事行为;本人已确定地不作否认表示。最后,无权代理的法律效力包括催告权和撤销权。具体是指: (1)催告权 催告权是指在被代理人追认前,相对人可依自己的意志请求被代理人对是否追认代理权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的权利。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在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的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无效。 (2)撤销权 撤销权是指相对人在被代理人行使追认权之前撤回其对无权代理人已经作出的意思表示的权利。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1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无效。在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方式作出。合同一旦撤销即不生效。 ![]() 二、什么是无权处分 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没有处分权,却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对他人财产的法律上的处分行为。意义上有广狭之别。 三、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 一般情况下,对财产的处分权是属于所有人的,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是无效的民事行为,并且很可能构成对他人财产的侵害,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以上是一篇关于“无权处分与无权代理区别”方面的文章的介绍,主要介绍了无权代理以及无权处分的区别,还有无权处分的概念以及法律效力。关于无权处分的问题,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敬请咨询我们法律网的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