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签订主体有哪些 |
释义 |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城镇拆迁的速度也不甘落后,拆迁也有两面性,对于被拆迁人可以是喜也可以是忧。拆迁安置工作必须要做到实处,不得伤害群众的利益,那么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签订主体有哪些呢?下面跟着法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签订主体有哪些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订立拆迁补偿协议的主体是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 首先,让我们确定一下被拆迁人的范围有哪些? 由于被拆迁房屋分为私有房屋和公有房屋,所以当拆迁对象为私有房屋时,拆迁人应当与房屋所有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而当拆迁对象为公有房屋时,拆迁人则应当与房屋使用人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此外,当房屋拆迁的对象为租赁房屋时,所涉人员范围较复杂,拆迁人应当与房屋所有权人和房屋承租人共同订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 ![]() 其次,房屋征收部门的主体可以是谁? 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是事先由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部门。 那么,居委会可以作为行为主体参与房屋拆迁吗? 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从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和第三条列明的居民委员会的任务“(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二)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三)调解民间纠纷;(四)协助维护社会治安;(五)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六)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来看,居委会不属于政府下属部门,其职能也不包括房屋征收拆迁。 加之,房屋征收补偿协议属于行政合同。因为,它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利用自身相应特权与被征收人协议,双方的地位不平等,且遵循的是行政规则。 综上,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不能和被征收人签订征收安置补偿协议。 二、房屋拆迁诉讼时效起算时间如何确定 对于在房屋拆迁安置案中的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如何确定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根据房屋拆迁安置的三种不同的安置方式来具体确定。 1、以移地安置方式发生的房屋拆迁安置纠纷案的诉讼时效期间从何时开始计算? 笔者认为,一般以拆迁人给被拆除房屋的使用人发出的《选房通知书》或《看房通知书》上所确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原因:根据我国房屋拆迁的行政法规和当地政府的政策规定,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移地安置的,都是一次性提供安置房源给被拆除房屋使用人挑选。而拆迁实践中,拆迁人在此之前都给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发书面通知,通知他们在一定期间挑选自己看好的房屋且签订相关协议。如果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对拆迁人提供的房源没看好而放弃,那么他要重新主张安置房屋就必须在接到选房或看房通知单后,在其规定的最后一天期限内次日起两年内主张自己的权利。否则就会因诉讼时效而丧失自己的胜诉权。 2、以回迁安置方式而发生的房屋拆迁安置案的诉讼时效期间从何时开始计算? 笔者认为,应以拆迁人发给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的《准予回迁安置通知书》上确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原因:从这时开始,如果拆迁人还不给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回迁安置的,该房屋使用人就知道自己权利被侵犯。从房屋拆迁的实践看,回迁安置的,拆迁人一般都给被拆除房屋使用人提供过渡性房源或提供过渡性房源安置房屋的费用(租金)。而按照我国拆迁行政法规和当地政府的相关政策规定,这种过渡期的长短因开发商的建设规模大小和建设楼宇的高低不同而不同,但最长的时间为3年。有时,因为开发商的原因过渡期往往还延长,即超过拆迁人当时发出的《准予回迁安置通知书》上所规定的最后回迁期限。显然这时的诉讼时效就不能适用民法通则第135条即期间为2年的规定,而应根据具体案情具体而定。 3、以货币化安置形成的房屋拆迁纠纷案的诉讼时效期间起算,如何确定? 笔者认为应当以拆迁人下发的《领款通知单》所确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原因:从这时开始,如果拆迁人不将货币发放给被拆除房屋使用人,那么该房屋使用人就应该知道自己依法应享有的货币化安置权利被侵犯。如果从这时开始两年内,该房屋使用人不主张自己的权利,去向拆迁人申领房款,而在两年以后才要,拆迁人不给,则其可以向法院起诉,但丧失了胜诉权。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最新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签订主体有哪些的相关内容。综上,订立拆迁补偿协议的主体是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的居委会不能和被征收人签订征收安置补偿协议。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法律网律师。 引用法条: [1]《选房通知书》 [2]《看房通知书》 [3]《领款通知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 [6]《准予回迁安置通知书》第一百三十五条 [7]《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