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龄认定是仲裁范围吗
释义
    一、工龄认定是仲裁范围吗
    工龄认定是否属于仲裁范围,需要具体分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由此可见,工龄认定本身并不属于劳动仲裁的范围。但如果工龄认定涉及到劳动关系的确认、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劳动争议,那么这些争议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
    二、超龄劳工的法律适用
    1.对于超龄劳工,即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仍在工作的劳动者,其法律适用有一定的特殊性。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因此,超龄劳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通常被视为已经终止。
    3.在实际操作中,超龄劳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可能仍然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三、不服仲裁的诉讼程序
    如果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仲裁委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起诉时需要提交相应的材料,包括起诉状、劳动仲裁裁决书等。
    在起诉后,法院将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审理。具体程序如下:
    1.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提起诉讼请求,并提交起诉状。
    2.法院审查后,如果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并决定受理的,将在7日内立案;如果认为不符合法定条件并决定不予受理的,将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不予受理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3.劳动争议诉讼案件的原告要在7日内缴纳诉讼费。如果逾期未缴纳诉讼费,将视为自动撤诉。
    4.在立案后,法院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至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状和相关证据材料。
    5.双方当事人在法院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与案件有关的证据。这些证据应当真实、合法、有效,并与案件具有关联性。
    6.在立案后,法院将组成合议庭并安排好合议庭的人员告知当事人。合议庭是由三名以上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的审判组织,负责审理案件并作出裁决。
    7.法院安排好开庭时间和地点后,将通知当事人和起诉参与人。当事人应当按照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参加庭审。如果因故不能参加庭审的,应当提前向法院申请延期或者提出书面意见。
    8.法院开庭审理后,将核实当事人身份、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等诉讼程序。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等活动。
    9.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以进行调解。如果调解成功的,将制作调解书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如果调解不成功的,法院将依法作出裁决并制作判决书。
    10.当事人对判决不服的,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快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吧!如果你还有其他法律问题,记得随时在法律网上发起咨询,我们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