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
释义
    违法行为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是指特定主体实施了与现行法相冲突的行为,引起相应的损害事实,法律对之进行否定性评价的状态。但是违法行为按其性质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等。那么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呢?请看下文:
    一、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其构成条件主要有两条:
    (1)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2)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违反民事法律的规定。民事违法行为分为违反合同行为和侵权行为两大类,前者指合同当事人没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后者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作为和不作为。违法的作为是指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的不作为是指不实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为。
    二、民事违法行为的特征
    (1)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法规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行为;
    (2)某些民事违法行为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如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同样构成民事违法行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违法行为,本人虽不承担民事责任,但要由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某些情况下,违反国家民事政策和社会共公利益的行为也可构成民事违法行为。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