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如何界定“公民个人信息”范围?
释义
    一、如何界定“公民个人信息”范围?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但不包括经过匿名化处理的信息。
    这意味着,所有能够直接或间接识别到个人身份的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号码、邮箱地址、生物识别信息等,都属于个人信息的范畴。
    二、严重侵犯个人信息情形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如果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严重侵犯个人信息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2.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3.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相关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4.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5.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将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数量或数额达到上述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6.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7.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如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活动等。
    
    三、获取和处理个人信息规范
    在获取和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确保个人信息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具体来说,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规范:
    1.合法性原则:获取和处理个人信息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采用非法手段获取或滥用个人信息。
    2.同意原则:在获取个人信息时,必须事先获得个人的明确同意,并确保个人有权随时撤回同意。
    3.必要性原则:只获取和处理与业务相关的必要信息,不得过度收集或滥用个人信息。
    4.安全性原则: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防止信息泄露、滥用和损失。
    5.透明性原则:在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向个人明确告知信息处理的目的、方式、范围和安全措施等信息,保障个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你知道哪些个人信息保护的小妙招吗?在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面,我们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内容。法律网将继续为你提供更多专业建议和资讯。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6:2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