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犯罪未遂需要哪些证据
释义
    一、犯罪未遂需要哪些证据
    要证明犯罪未遂,必须收集能够表明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证据。
    1.这些证据可以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以及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和视听资料、电子数据等。
    2.犯罪未遂的证据需要充分证明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由于某些非其主观意愿的原因,导致犯罪未能成功完成。这些原因可能包括外部环境的干扰、第三方的阻止,或者是犯罪分子自身能力的问题等。
    二、犯罪未遂与既遂区别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结果、定义和量刑上。
    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未能完成,而既遂则是犯罪目的已经实现。
    (1)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由于某些非其主观意愿的原因,导致犯罪未能成功完成。
    (2)既遂则是指犯罪分子已经成功完成了犯罪的全部过程,达到了预期的犯罪目的。
    2.定义不同。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而犯罪既遂则是指犯罪分子已经成功完成了犯罪的全部过程,实现了预期的犯罪目的。
    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减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犯罪未遂的概念及类型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这一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中有明确规定。犯罪未遂的类型主要包括两种:
    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1)实行终了的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将犯罪的实行行为实施完毕,但由于某些非其主观意愿的原因,导致犯罪未能成功完成。
    (2)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则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由于某些非其主观意愿的原因,导致未能将犯罪实行行为实施完毕。
    2.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
    (1)能犯未遂是指根据犯罪时的主客观情况,犯罪行为本来有可能得逞,但由于某些非其主观意愿的原因,导致犯罪未能成功完成。
    (2)不能犯未遂则是指由于犯罪分子主观认识上的原因或行为手段、行为对象等原因,导致犯罪不具备得逞的客观可能性。
    对犯罪未遂的认定有疑问?别担心,法律网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快来发起咨询,我们为你解答疑惑,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0: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