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拖欠工资立案标准 |
释义 |
一、个人拖欠工资立案标准 对于个人拖欠工资的立案标准,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 1.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个人拖欠工资达到一定的时间和金额标准时,即可立案。 2.具体而言,当个人拖欠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拖欠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八万元以上时,就可以启动立案程序。 这一标准的设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能够及时获得应得的劳动报酬。 二、立案无数额要求依据 1.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劳动争议案件,立案并没有数额上的要求。 2.这意味着,无论拖欠的工资金额大小,只要存在劳动争议,劳动者都可以依法申请立案。 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全面保护,确保劳动者在面临工资拖欠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法律救济。 ![]() 三、刑责与罚金的规定 在刑事方面,对于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我国刑法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1.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具体而言,个人犯罪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处罚。 3.单位犯罪者,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这一规定旨在严厉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行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拖欠工资违法,劳动者应勇敢维权!如果你也遇到类似问题,记得法律网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